这些年,绿色能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一直是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也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中民心中放不下的牵挂。
大连化物所供图
今年是刘中民履职的第六年,每年他都针对我国能源问题建言献策。2018年,他提交了履职的第一份提案——《推动我国能源化工成套技术与装备出口》,建议将能源化工技术打造为继高铁、核能之后我国海外技术输出的“第三张名片”;2019年,他建议以科技创新促进国家能源新体系构建,尽快推动能源领域国家实验室落地;2020年,他建议在典型区域集中开展多能融合示范,如以陕西省榆林市为试点,创建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2021年,他呼吁跨领域系统化布局,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形成全面支撑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技术体系;去年,刘中民又提交了《关于设立颠覆性技术国家专项创新基金的提案》,为“双碳”战略实施的意义和推动发声。
“二氧化碳排放与能源资源的种类、利用方式和利用总量直接相关。”刘中民表示,能源及其相关的工业体系主要依赖化石资源,要达到“碳中和”目标,必须重构能源及相关工业体系,从高碳向低碳化、绿色化突破,形成先进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新体系。
他的提案也正逐步成为现实。2019年,大连化物所联合中科院内部能源领域优势力量,牵头组建了中国科学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近年来,该院在许多区域统筹部署多能融合相关技术先行先试,“以点带面”推动“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新体系构建。
在刘中民看来,提出真正有用的提案,离不开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实践摸索。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刘中民一直在身体力行地推动着洁净能源的发展,为“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煤代油的洁净能源开发,是刘中民和他的团队几十年研究探索的方向。他们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甲醇制烯烃技术,该技术支撑世界首套甲醇制烯烃工业化装置建设,为国家创造了数千亿元规模的战略新兴产业。
2022年,刘中民团队历时10余年科技攻关的50万吨/年煤基乙醇工业示范项目建成中交,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刘中民牵头负责的中科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变革性洁净能源关键技术与示范”,目前已突破63项关键技术,示范类项目全面开工35项,带动企业投资超1500亿元。
将“乌金”变成“绿能”,是刘中民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贡献的点点滴滴,也是他“多面”角色中的一个侧面。作为科学家,他一直积极探索各能源领域碳减排技术路径,以多能融合破除各类能源及各种行业间的技术壁垒、体制障碍,以区域示范形成低碳发展新格局;作为所长,他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思考如何调整大连化物所的学科方向,发挥大连化物所在洁净能源及相关领域的优势;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他开展调研,与其他代表委员深度探讨,结合自身经历为国家出谋划策。
今年两会,刘中民又带来了他在能源领域的新提案。“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我国能源问题面临更为复杂、更为严峻的挑战。在守牢能源安全底线、保障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的前提下,应积极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能源国际合作。”
“科研当报国,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希望我的提案对国家有所帮助。”刘中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