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追记陈敬熊:以身许党报国 勇攀航天科技高峰 |
——追记我国电磁场理论与天线技术专家陈敬熊院士 |
3月16日,101岁的陈敬熊院士离开了我们。他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了祖国国防事业的一片天地,用一生的追求与探索践行着一名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使命,他以身许党报国、勇攀航天科技高峰的一生激励着广大航天人继续追梦前行。
理论联系实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作为我国电磁场与天线设计专家,天线理论和制导雷达天线的主要开拓者之一,陈敬熊院士为祖国航天事业奋斗60余年,对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始终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他曾说:“要想中国富强起来,一定要有发达的科学技术为前提。”他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带领团队解决了许多微波和天线技术的理论问题和实战应用中的工程难题。他永不停歇的学习热情和不畏艰险的科研激情,一直激励着一代代航天人,为航天强国建设不懈奋斗。
陈敬熊院士科研人生踏出的第一步,是解决朝鲜战场上坑道中天线通信的问题。1957年11月,国防部五院二分院成立,陈敬熊院士成为中国第一代航天人。他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不迷信理论权威,首创麦克斯韦方程直接求解法,为导弹天线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打破了已有关于天线设计的理论限定,成为新中国科技工作者自主创新的典范之一。他凭借扎实的数学功底,在天线研究中推导了大量公式,做了大量理论的、基础的奠基工作,对雷达天线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张履谦院士曾为陈敬熊院士写下一幅字:“学习陈敬熊同志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把论文写在中国的国土上。”两位老院士共事多年,2021年10月陈敬熊院士百岁诞辰座谈会上,两位院士“195岁的拥抱”被传为佳话,这体现了老一辈航天人无私无我、大力协同的深情厚谊。
陈敬熊院士解决了我国第一代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制导雷达天线设计中的关键问题,相关解决方案被沿用到红旗二号导弹天线和红旗二号甲导弹天线的生产之中,从此U-2侦察机再也不敢在我国领空肆意横行。
甘为人梯,不妨做个伯乐
陈敬熊院士常说,未来的发展靠年轻人,为年轻人创造条件,不妨做个伯乐。在航天事业发展初期,极缺年轻科技人才。陈敬熊院士在长期的科研工作中,积累总结出一套独有的理论和丰富的工程经验,他毫无保留地把这些知识、经验传授给年轻科技人员。他常说自己有义务和责任把所学所知传授给年青一代,让航天事业后继有人。
陈敬熊院士最早在二分院倡导并实践“师傅带徒弟”的方法,他因材施教,自编教材,培养出一批青年技术骨干和技术专家。他担任中国航天科工二院首批博士生导师和研究生导师,带头培养研究生,让学生在科研项目中锻炼实践,培养创新能力。此外,他还在清华、北大、北航等高校担任兼职教授,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播撒科技星火。
与党同龄,毕生为党奋斗
出生于1921年的陈敬熊院士与党同龄。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时,陈敬熊院士说:“亲身经历了新旧两个社会,我深切感受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不能发展中国,我希望尽快加入共产党。”在入党之前,他经常以“像不像共产党员”这个问题自省,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尤其是受钱学森之命攻关我国第一枚地空导弹武器系统“543”制导站天线技术时,他更加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他的信任。
1995年,院士候选人提名书中,对陈敬熊的评价写道:“陈敬熊同志热爱祖国,作风正派,为我国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陈敬熊院士一生都心系祖国、赤诚无我。在弥留之际,他叮嘱家属:生病期间党费按时交齐,身后事一切从简,丧葬费用自理。他对组织没有任何要求,唯一放心不下的是他深爱的航天事业。
回顾陈敬熊院士以身许党报国、勇攀航天科技高峰的光辉一生,一直支撑他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的首要精神力量就是爱国爱党。不论外界条件如何艰苦,挑战多么艰巨,他始终都坚定信仰,对航天事业无比热爱,即便90岁高龄还坚持推导公式,始终站在助航天事业后继有人的高度奖掖后学。
先生已逝,精神永存。我们深切缅怀陈敬熊院士,就是要以老一辈航天人为榜样,学习他们身上的航天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积极投身新时代航天事业发展新征程,加快建设航天强国,为实现航天梦、强军梦、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